随着地下管网的日益密集,油气管道与城市市政管道相互交叉、互相干扰影响并造成安全事故的案例不断增加。如何确保油气管道在快捷高效运输的同时安全可靠,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成为青岛“11·22”事故后省内业界关注的焦点。6月12日,全省40多位油气管道领域的政府官员、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汇聚济南,参加全省首次油气管道安全科技理论研讨会,为未来山东地下油气管网的安全发展布局支招。
法规空白中的260个“危险交叉”
油气管线上方就是高压输电线,天然气、热力管道混穿并行,输油管道直接浸入排污暗渠……在近期开展的全省油气管道与城市管网交叉隐患排查中,发生在地下的类似“危险交叉”数量已达到260个,成为城市安全的巨大隐患。“地下油气管道数量不断增加,管道与城市管网的交叉难以避免。”省油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希珍说。管道的交叉不可怕,可怕的是交叉干扰。含有重金属的污水一旦发生泄漏扩散,冲刷到油气管道上,就会造成管道外壁腐蚀,导致管内压力不均,易发生泄漏、燃爆。
“要避免管道间的交叉干扰,就必须制定相关法规进行规范,而且严格执行。”胜利油田工程设计咨询公司高级工程师胡盟明说。然而,目前国内在油气管道与市政管道交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却是一片空白。在“出现交叉时管道之间应当保持多大的距离”、“采取哪些保护措施防止干扰”等关键性问题上,各家责任企业都是各念各的经,没有统一的约束和标准。“下一步,省油区办将着手对管道交叉牵头制定地方性的行业标准,约束目前管道交叉中存在的乱象。”杨希珍说。
期待推广“淄博模式”
修路挖断了自来水管道、热力施工误伤通讯光缆造成断网……近年来,这样的事件屡屡在我们身边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肇因就是地下管网信息的缺失。由于权属不清、交叉建设、管理混乱等原因,国内多数城市对地下管网的信息管理相对滞后,信息缺失、更新缓慢、无法共享互通等问题困扰了城市的发展,更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如今,淄博已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有益尝试。据淄博市油区办主任刘建业介绍,经过近10年时间对地下管线的摸底,淄博已于去年建设完成了全市城建档案和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一期系统,将全市地下管线纳入“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上,全市规划区范围内任一市政道路下的管线都可在系统上实现查阅,有效避免了因乱挖乱建对地下管网造成的损伤。“希望‘淄博模式’能够在全省得到推广,各地逐步完善地下管网信息系统,逐步汇总建立全省的地下管网信息平台,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共享。”谈及未来山东地下管网的发展,杨希珍作出了这样的期待。
能否设“811”专线电话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已发生的油气管线各类安全事故当中,有近八成是由于第三方施工造成的“误伤”。如何避免“误伤”伤及管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李自力建议,可借鉴美国的“挖掘前呼叫”管理体系。
据介绍,美国于2005年授权设立了一条用于挖掘前呼叫的“811”专线。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专业施工队,在进行拆迁、挖掘以及建筑施工之前,都必须首先拨打“811”免费电话进行申报,告知所要挖掘的方位、施工的类型等详细信息。工作人员会根据呼叫内容,第一时间通知即将受到施工影响的公共设施服务公司,该公司则会为挖掘作业者免费标记挖掘施工区域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从而保证安全开挖。
此外,目前已在国外很多城市推广的管道电子标识也为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推崇。据介绍,这种内含芯片的标识安放在重要地下管道的交叉点、隐患点,能够记录下地下管道交叉情况、建设施工维护等相关信息。施工方只需持有一个类似读卡器的装置就能在现场读取地下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