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设施建设、改造、维修、抢险比比皆是, 市政公用事业分属不同的单位建设和管理。在重庆,人车拥挤的城市主干道被反复开挖,“你方挖罢我登场”,道路被开膛破肚,市民戏称为“拉链式马路”。
“在不适宜反复开挖的城区,建设‘共同沟’势在必行。”6月30日,民盟重庆市委直属总支的部分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建设地下管网“共同沟”,政府应给予财力支持,鼓励管线单位和政府投资平台联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共同投入、共同定价。
用“共同沟”解决“拉链式马路”问题
目前,重庆市主城区铺设了3万多公里的各类地下管线,由于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地下管网铺设的年代相差很大,特别是老城区,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地下各类管线纵横、年代久远,平时检修非常困难。市民家门口经常挖坑凿地,出行不便、年复一年……这也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据粗略测算,每挖1平方米城市道路,平均花费至少上万元。
对此,一些市政协委员们认为,城市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体系,重庆市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运用的“共同沟”模式,从根本解决“拉链式马路”问题,为地下管网建设提供充足保障。
所谓“共同沟”,即地下综合管廊,是指通过一个公用的地下隧道,将原本架设在地面、铺设在地下的各类公用管线集于一处,便于维修。由于它实施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可改变以往各种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混乱局面。
据悉,法国巴黎早在1833年,就在系统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开始兴建“共同沟”。 我国第一条综合管沟建于195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改造时,建设了1076米的综合管沟。目前全国的“共同沟”建设里程约800公里,仅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少数城市建有地下综合管廊工程。2006年,重庆市首条、国内第三条地下综合管廊在重庆茶园新区通江大道建成投用,全长5.4公里,总投资1.1亿元。
8年只建成一条“共同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已过去8年,通江大道仍是重庆市唯一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一方面有“共同沟”造价不菲的原因。据悉,通江大道地下管廊项目,每米造价超过2万元。另一方面也有管理、产权、意识等诸多因素。一些管线单位宁可绕着走,也不愿把管线放进“共同沟”里。加之,“共同沟”推广在全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往往是“九龙治水”,最终却是群龙无首。为此,一些重庆市政协委员们提出,应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早日建成地下管线统一管理机构,使规划、建设、管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除了管理机构缺位外,人才匮乏也是一个大难题!”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地下管线已经达到148万公里,管理这么一个庞大工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部门是无法承担的。与此同时,维护地下管网,缺的不只是图纸,还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据悉,2010年,《重庆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便出台了,但对如何进一步推广“共同沟”项目,没有出台后续的配套政策。去年,重庆市草拟的《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城市新区建设,符合技术安全标准和相关条件的,应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无法采用的,应当为地下综合管廊预留规划通道。城市旧城区改造,也应采用地下综合管廊技术。但这个条例目前尚未施行。
“共同沟”建设难在何处?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施工而引发的管线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元。地下管线建设、维护所需巨额资金从何而来?从某种程度上考验着城市管理者。
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指出,“共同沟”建设属于一次性投资,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社会公众是“共同沟”的最主要受益者,但这种效益对于“共同沟”建设本身而言是一种外部效益,难以量化,更无法直接收费。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应将“共同沟”定性为城市准公共产品,这样就可在投资、运营、监督上起到主要作用。同时,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可以探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券等市场化方式融资。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作为银行质押品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认为,城市地下管网问题,既是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又是重大民生工程。因此,要破解制约地下管线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的瓶颈,针对地下管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较为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使地下管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