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干旱缺水地区农业生产高耗水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宁夏近年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截至去年底,宁夏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然而,新技术推广面临土地流转面积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难题,部分地区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叫好难叫座”。
由于宁夏水资源短缺且农业生产大水漫灌较普遍,为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宁夏探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通过利用设施和技术达到农业对水的高效利用,使有限的水能够浇灌更多的作物,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据宁夏水利厅介绍,截至去年底,宁夏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另外,中部干旱带发展高效节水补灌115万亩。
推进高效节水技术后,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向节水、增产、增收转变。据了解,与传统的土渠输水和田间大水漫灌相比,采用管灌和微喷灌节水效果能达到20%至60%,亩均增收也在1000元左右。
受益的农民已开始逐渐接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新技术推广仍面临着“灌区群众不愿意”“一家一户推广不愿意”等难题。
地处旱区的群众愿意接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灌区的群众不愿意。吴忠市同心县水务局规划计划室主任于昌福说:“目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面积约23万亩,基本是在一直以来灌溉困难的旱作区推行。铺设高效节水灌溉管道后,原来 望天收 的旱地可以顺利灌溉,当地群众种植枸杞、圆枣等作物效益可观,所以容易推广。”
同样的技术在灌溉水源相对充足的区域推广却并不顺利。采访发现,在同心县的灌区,农民普遍排斥这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模式,认为没必要节水、上管道麻烦、后期还要管理。于昌福说,同心县计划是从今年开始在灌区尝试,但推广难度很大。
另外,村民对土地大面积流转后推广高效节水表示愿意,一家一户推广使用则不愿意。“由于采用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以实现其高效益,土地流转后,由公司统一经营种植,农户可以就地打工增收。”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万亩供港蔬菜基地负责人马生科告诉记者,一家一户单独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投资大,管道最少一年、最多八年要更换,而且作物种植结构不同,灌水也不好协调。而且,宁夏绝大多数农田属传统种植零散经营,直接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推进速度。
据了解,宁夏土地流转的速度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速度还不相适应。为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宁夏正以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前提,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其合理的运行机制。
在加大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前,宁夏尝试培育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推进连片承包和集约经营,加快土地集约化管理进程。另外,宁夏还将尝试解决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的管理和技术等问题,计划依托科研院所、大中专学校和覆盖本省区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后期的运行管理维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