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城市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反映当前地下管线真实情况的准确数据。
对于地下管线,现阶段各个城市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还是不够高,对信息的有效管理的确存在一定问题。我们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数据不准确,无法辅助专业管理
首先,是总体现状不清。各个城市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反映当前地下管线真实情况的准确数据。过去各个城市也分片做过一些现场调查及测绘,但数据做完之后,往往就是数据存档,束之高阁。并没有有效的应用及共享宝贵的数据,也就不能及时的对数据变化进行更新,导致数据的时效性和价值很快丧失。
对此,这次27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有明确要求,地下管线的数据要集中共享,要建立动态的更新机制。我觉得这很好,这是帮助各个城市构建准确可用数据的重要因素之一。各个城市想要管理好地下管线,就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准确、及时更新的地下管线数据库,辅助对各类综合管线进行统一的管理。
第二个层面是,在管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重建轻管,缺少长期有效的在线监测和检测数据,管网的运行状况不清楚。由于缺少长期有效运行的管网在线监测系统,导致城市管理过程中缺少预警和事前诊断的依据,缺少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通常都是地下管网发生事故之后,比如管道塌陷、城市内涝、破裂漏水等问题,才进行补救处置,通常会比事前预防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也缺少对管线长期运行状况的量化监测数据。管网的状况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以主观和经验判断为主,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撑,无法客观的分析管网的变化规律。这样一种不严谨的分析依据和过程,为后面的科学规划、改造和评估,带来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加强动态数据方面,27号文中也有提及。首先在理念上要“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在具体技术上,可采用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加强监控,做好预警预报的功能。
第三个是在综合评估方面。城市综合管线非常复杂,一个城市可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公里的地下管线。这么复杂的巨型网络体系,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评判,才能提高管线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水平。这方面,不能只是主观的查看和浏览地图,而是需要分行业、分类型建立相应的专业分析模式,分析各类管网负荷的变化规律,对极端条件下管网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模拟,从而辅助科学规划与管理。同时,可基于不同类型管网的空间结构分布,利用GIS技术综合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网综合布局与优化。
通过上述技术与管理过程,就会让地下管线的静态数据(即设施结构数据),比较完整与可信。通过一段时间积累动态数据(即监测和检测数据),并利用在线监测辅助短时的预警预报,就可以基于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可为制定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方案提供依据。
数据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
上面这些,应该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数据仍然是最重要的基础。参考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对管线数据本身是非常重视的,要求很高,即使在过去通过纸质资料进行管理的阶段,各类档案资料都非常齐全完整。而后通过长期的信息化及动态更新过程,让这些数据不断完善,以此来形成一套能客观反映设施现状的综合数据库。
其实数据管理并不是神秘的高科技,而是需要建立长期对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的机制。这是我们科学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所有的规划、评估和分析,都是以准确翔实的数据为基础的。如果数据质量有问题,那么所有的评判结论就都可能有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数据管理是一项比较枯燥、但是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认为,在国内现阶段,不能盲目标榜运用什么先进技术,而是需要扎扎实实把基础数据做好,把在线的监测数据采集做好,然后再做各类分析模式。这样,先进的分析手段和模式才是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做不好,那么所谓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将都是空的。
地下管线基础数据是城市管理的公共资产,应在城市管理部门内部,形成共享机制,避免出现重复采集和录入的情况。这次27号文也重点强调,权属部门和主管部门数据集中、统一和共享。同时,数据还要更新维护,目前有很多权属部门,称自己掌握的是最新数据,但往往没有做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校核,实际数据与现实状况有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在应用和共享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可能存在问题的数据,逐步提高数据质量,并进行共享使用。如果管线信息没有及时准确的共享,就很容易出现施工过程挖断地下管线的尴尬情况。
实际上,信息化和科学管理最根本的内容,就是把数据做好,共享使用。在此基础上,各类先进的分析模式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