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两年的黑臭河流治理,到今年镇江市全面打响“一湖九河”治理的攻坚战,市住建局作为重要成员单位之一,承担着控源截污的重任。为此,住建部门不断创新理念,强化治污责任,统筹协调推进,使治理工作成效初显。
“‘一湖九河’消除黑臭现象,首先要截污纳管,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镇江市给排水管理处处长胡坚直指污染病根之一。维修管道、整治排口、配套管网、雨污分流、污水处理扩能……住建部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织密截污管网,网起一城污水。
为老排污管道“疏通筋骨”,“截污,能从源头分流那是最好。”市给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赵宝康告诉记者,1994年,镇江开始兴建污水截流工程,这也是镇江污水管网建设的最初起步。当时,主要是对排往古运河、运粮河和长江(现在长江路金山湖段)的污水进行纳管处理,管道总长38公里。然而几十年运行后,这些管网开始出现老旧破损,管径偏小的问题,为了优化这些旧有管网,市住建局加大投入,更新管网,升级换代的污水管网开始全面发挥它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污水对古运河、运粮河和金山湖等水体的影响。
摸清家底,整治排口。按照雨污分流的设计,污水纳管进入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而雨水进入雨水管道,通过排口,进入“一湖九河”。“理想虽丰满,现实却骨感。”由于混接,一些上游的污水进入雨水排口,导致污水下河。而部分城中村,如东吴路北片区,则因为地势低洼,房间距极窄,雨污分流的管网根本无法铺设,多年来污水都是进雨水管道。于是,市给排水管理处开始摸排家底,对多个排口进行溯源跟踪式监测,在对城区各个片区实地情况成竹在胸之后,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整治。对混接的,在上游进行雨污分流,如解放路两边片区的整治工程,解决了污水随雨水管道进入金山湖的问题。而对东吴路北片区三郎庙附近的排污问题,则是在该片区的雨水排口——九里街附近建泵站,将雨污水接入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据了解,仅去年一年,市给排水管理处就投资250万元新建了6个污水泵站,一年共截流污水200万吨,确保了晴天污水不下河。
拾遗补缺配套污水管网。为了织密污水管网,不留死角和盲区,今年市给排水管理处分别对长山灌渠、五州山路的高铁站、驸马山庄、茅以升大道等多处进行了污水管道的配套铺设,总长达5公里。
据了解,全市共有8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6.5万吨。目前,丹徒污水处理厂正在扩建,年底有望完成,扩能后其日处理能力将由1万吨扩能至2万吨。而征润洲污水处理厂因为南徐新城污水管网的接入,已经满负荷工作,日处理量已达14.5万吨。因为雨季,雨水进入污水管道达到18万吨,处理厂新建了5.8万吨的调蓄池,扩建工程有望年底前推开。
提升片区管网建设,相关部门整治排口,新建雨污水泵站,扩建污水处理厂,不断扩大的截污范围,密织的截污管网,为“一湖九河”的整治工作打好了基础。对于点源污染,力争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关键词: 污水管道 , 截污管网